搜尋
 您是第 309041 位訪客
首頁 > 健康世界 > 〔110年10月號〕【社長的話】請廣推樹葬讓往生者入土為安/陳榮基
 
〔110年10月號〕【社長的話】請廣推樹葬讓往生者入土為安/陳榮基
 

近日朋友傳來媒體報導,新竹市竹市樹葬園區詠生樹太夯 1個月逾百人植存。很欣慰新竹市能夠追隨新北市的法鼓生命園區台北市的詠愛園區,使我的故鄉新竹市民可以享受讓往生的親人,進入美輪美奐的樹葬區,遵循古人入土為安的傳統。既環保,又合乎祖宗的訓示。

古人認為:「土地為人們的生命之本,人本從土裡來,就該回到土裡面去,入葬土中,符合古代生生不息,生命創始,輪迴之道的思想。」

讓祖先遺體有舒適莊嚴的安息場所,身體入土,靈魂則往生極樂淨土(彼岸)(PARA)或天堂樂園(PARADISE)。

樹葬是指將骨灰研磨處理過後,裝入可被大自然分解的紙或環保紙袋內,存放於樹木的根部或拋灑在特定區域內,讓人死後與自然合而為一,不占用土地空間也有助於環境綠化。樹葬不立可讓人識別的墓碑,也不記錄亡者姓名。」

樹葬區各縣市規劃好了,不必再擴大,永遠夠用。樹葬這樣的禮儀方式在一些先進國家已逐漸風行。

根據台大考古名教授陳奇祿先生指教我他對台灣民俗的研究 :

『台灣漢人大多源自北方河洛一代(今之河南),先民自北方遷到江南,乃至今之福建廣東。終老後,都希望歸葬故鄉,即河南。但子女如果經濟狀況尚無力送棺北歸,則先在江南土葬,待存夠經費,才開棺撿骨入,送回北方故鄉,從甕中倒出遺骨,下葬土中,入土為安

但是從江南或福建廣東再遷到台灣後,就不再送回河南故鄉了,也不回福建或廣東了。卻留下檢骨入甕的習俗,再將先人遺骨與甕葬入土中或供奉在靈骨塔內。反而使先人遺骨一直留在陶瓷製成的內,進塔供奉,沒有入土如果隨甕入土,因為是陶瓷製成的甕,無法消化為土地的一部分,未能真正入土為安,回歸大自然。』

現在已經無法再土葬,一律要火化,則應該不需再將遺骨入甕。應該是火化後磨成粉,以樹葬或花葬,直接倒入土中,真正入土為安,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。

古人草蓆裹屍,或後來以木製棺材將遺體埋入土中,最後都會逐漸腐化,變成大地的一部分。真正的回歸自然,入土為安。後來檢骨,本來是在適當時機(經濟上許可時),帶回河洛故鄉,將遺骨倒出埋入土中。移民到台灣後,大多不再送回中原故鄉,火化後就不必再入甕,應該研磨成粉,直接裝入可以自然消化的袋子,在樹葬區放入土中,或者打開袋子,撒入土中(如聖嚴法師給大家的示範),真正入土為安!而且不占地,真正環保!不再讓已故祖先與後代子孫爭地!進塔,越堆越多,堆滿了要建新塔;隨甕入土,做成一塊墳墓,都會占地;會使可用之地,越來越少。地球只有一個,我們要讓地球有足夠土地供我們的子孫永續生存發展。

將來子孫在每年四月清明時節,或平時假日,都可到風景優美的樹葬園區(生命園區),行禮緬懷先人,也可成為全家假日的一種休閒活動的好場所。

我們大家感恩地球的栽培,善生善終,走了,留在子女心中,不再增加地球的負擔!

 
 
用LINE傳送 Facebook Google+ Twitter

醫學新紀元 贏戰肺癌
打造沒有肝病的美麗島,破除肝病終極密碼
發酵為什麼?關你毛髮事
美容醫學第一章 微整形正夯
紫錐花的神奇力量
高血脂症 心血管疾病的殺手
高血壓122問
大腸直腸及肛門疾病(三版增訂)
甲狀腺疾病 第四版
英雄為何氣短?肺與肺病 二版
 

COPYRIGHT © 2006 HEALTH WORLD CO.,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權所有:健康世界有限公司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金華街43巷5號1樓 電話:02-23936557、02-23939800
 最適瀏覽尺寸為1024*768 WEB DESIGN: GOGOTDI
<a href="http://www.gogotdi.com/" target="_blank">gogotdi.¼ƦXq</a> ظm@<br> COPYRIGHTc2007 TANG DIGITAL INTEGRATION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